分享成功

被低估了的“抗癌运动”,一次运动就有抗癌效果!不是走路

说起防癌运动,大多数人会选择有氧运动:走路、跑步、跳操、打球……然而,有一种被不少人忽视的运动方式其抗癌效果远超普通锻炼,那就是——抗阻运动!最新研究发现:一次45分钟的抗阻运动,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!
01 一次抗阻运动,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
2025年7月,发表在《乳腺癌研究和治疗》(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)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,做一次抗阻运动或者高强度间歇训练,就能激活身体的“抗癌武器”!
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邀请了32名接受过主要治疗的乳腺癌患者,分为抗阻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。阻力训练包含8个针对大肌群的练习(上肢、下肢),每组动作重复8次,共5组,每组之间休息1~2分钟,总时长约45分钟;高强度间歇训练包括7组30秒高强度运动,每组之间休息3分钟,总时长约45分钟。
研究发现:运动后立即验血发现,所有参与者体内“抗癌蛋白”水平飙升9%~47%;更神奇的是,体外实验发现,两种运动都明显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。其中,抗阻运动组降低了20%~21%,证实了阻力运动方式能通过提升抗癌肌动蛋白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。
研究人员表示,即使是单次运动也能激活身体的抗癌机制。这对预防乳腺癌复发特别有意义,而且完全无副作用。
02 抗阻运动的好处被严重低估了
  • 强健心脏
2024年刊发在《老年科学》期刊的一项研究,揭示了抗阻训练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,还能显著改善老年女性的心脏形态和功能。
研究显示,经过24周的抗阻训练后,利用功能性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,发现抗阻训练显著改善了老年女性的心脏形态和功能。
  • 改善血压
2023年,美国心脏协会在《循环》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,坚持抗阻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压。
在年轻健康成人(≤40岁)中,抗阻运动可引起舒张压小幅但显著地降低(降低1毫米汞柱);对于中老年健康成人(>40岁),抗阻运动可为其收缩压(降低4毫米汞柱)和舒张压(降低2毫米汞柱)带来更大幅度的降低。
  • 改善血脂
2023年《中国循环杂志》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,无论有氧运动、抗阻运动,还是日常体力活动均可对血脂谱产生积极影响。对于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,单纯的有氧运动可能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  • 对抗衰老
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星佐2024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指出,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流失,如果不刻意锻炼,从30岁肌肉就开始流失,到75岁只剩下一半,力量训练是保住肌肉的好方法。
  • 强壮骨骼
陈星佐医生表示,力量训练可以帮助人体增加肌肉量,而肌肉作为“人体钙库”,可以帮助储存血液中游离的钙离子,让补进来的钙能真正存在身体里,避免骨质疏松症发生。
03 抗阻运动注意4个细节
  • 保持自然呼吸
抗阻运动时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,特别注意避免屏气,以免缺氧或血压波动幅度过大,必要时提供适当的保护。
  • 关注身体状态
急性疾病期要暂停运动,如严重感冒、发烧、严重腹泻等;运动中出现胸痛、胸闷、头晕、心悸、异常的呼吸困难或疲劳、关节肌肉明显疼痛等不适感觉,应立即降低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,采取对应措施,必要时就医。
  • 锻炼每个肌群
力量锻炼主要针对身体的主要大肌肉群,如上背部、胸部、肩部、上肢(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)、下肢(腘绳肌和股四头肌)和小腿肌肉等。
为每个肌肉群选择一个或多个练习,学会以正确的形式和方式进行适当练习。
每周每个肌群的锻炼至少进行2次,间隔2天以上。每个大肌肉群做2~4组,每组重复8~12次,组间休息2~3分钟。

图自美国心脏协会。健康时报编译
  • 合适运动强度
锻炼后有一定疲劳感,疲劳感在运动后第二天基本消失。强度过小,没有明显健身效果;强度过大,可能造成运动损伤。
04 更多阅读:6种“最佳运动”方式,好处多多
运动不仅使人的身体健康,还能将负面情绪、焦虑压力通通带走,如同身心的全面“净化”和“排毒”。因此,很多人说“运动是治愈一切的良药”。
■ 改善睡眠“最佳运动”——抗阻运动
2024年最新发布的《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》显示,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普遍偏短,为6.75小时,有28%的人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。睡眠质量也不尽如人意,超六成人的睡眠质量欠佳,甚至有1/5的人属于“较差”水平。
近年来,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,抗阻运动(如深蹲、俯卧撑等力量训练),可能是改善睡眠的“天然良药”。
2024年6月,国际学术期刊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比较了运动、饮食和睡眠卫生等不同措施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后发现:对于65岁以下的人来说,力量训练是提升睡眠质量最有效的非药物方法,比跑步、走路等有氧运动更有效。
■ 抗抑郁“最佳运动”——跳舞
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: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过后,整个人的心情都更好了!运动作为一种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,已经在多个临床实践指南中得到认可。
2024年1月,发表在《英国医学杂志》上一项关于运动和抑郁症关系的研究发现:运动对于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,其中对抗抑郁最好的运动是跳舞!
此外,步行慢跑、瑜伽、力量训练、混合有氧运动、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■ 延缓衰老“最佳运动”——挥拍
此前,知名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表的一项涉及8万人、持续了15年关于不同种类运动和全因死亡率关系的研究发现:最佳的延寿运动是挥拍类运动(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网球等),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47%。
挥拍类运动往往需要调动身体多个肌肉群,眼睛看着球进行手眼协调。在击球一刹那,还会发出一个相对的爆发力。它强调了协调性、柔韧性,同时要有一定耐力,这样可以帮助人体提高肌肉骨骼的力量,提高心肺功能,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集中,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,达到延缓大脑衰老、保护心血管的作用。
■ 降血压“最佳运动”——等长运动
适当运动是非常好的辅助降血压方式。
2023年国际权威期刊《英国运动医学》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: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助于降低血压,其中等长运动下降幅度最大,比如:靠墙静蹲、平板支撑、站桩、扎马步、提踵(踮脚尖)等。
■ 增加骨密度“最佳运动”——力量训练
很多人体检时会被告知“骨密度偏低”“骨质疏松”。日前,一项发表在《骨骼》医学期刊上的研究发现:增加骨密度最好的运动,不是跑步和走路,而是力量训练!
研究表明,力量训练在增加和保持骨密度方面都好于平板支撑、靠墙半蹲这类等长运动,以及走路、跑步等简单身体活动。
■ 缓解腰痛“最佳运动”——走路锻炼
腰酸背痛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慢性病痛之一。有什么运动可以缓解下背痛反复发作?
2024年6月,国际著名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,步行不仅是一种低成本、低风险的运动,还能显著减少下背痛的复发,特别是对于背痛初发者。
走路不仅简单易行,而且效果显著,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养生方法。走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,可以帮助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,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2170 回复 0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随时关注身边时事,认识有趣的人

免费下载孝感槐荫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