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成功

去水上乐园后染上妇科病,还能安心带孩子去玩水吗?

七月的骄阳似火,无情地炙烤着大地,夏日的酷热如影随形,笼罩着每一个角落。

人们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滚烫的热气。

出门逛街,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。

就连张嘴说话,都能感觉到热气从喉咙里升腾而出。

燥热难耐的感觉如潮水般将人淹没,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桑拿房。

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里,水上乐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解暑圣地。

曾经,迪士尼乐园是无数人心中的梦幻王国,但在这个酷热的夏天,水上乐园却以其独特的清凉魅力,轻松击败了迪士尼,成为了人们游玩的首选之地。

如今的水上乐园,火爆程度堪称空前。

曾经,“速通卡”是迪士尼与环球影城的专属标志,然而现在,许多水上乐园也纷纷推出了速通卡服务。

随便选择一个水上项目,排队等待的时间至少需要半个钟头,而那些热门项目,排队一两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。

造浪池里,更是人满为患,大人和小孩们像下饺子一样簇拥在一起,欢声笑语在水面上回荡。

网友们不禁惊呼:“水上乐园里的人比水都多!”

然而,在这热闹喧嚣的背后,却隐藏着一个个致命的危机。

当我们打开「中国裁判文书网」,输入「水上乐园人身损害赔偿」的关键词,呈现在眼前的是令人触目惊心的486件相关案件。

这意味着,每年夏天,都有无数的游客在水上乐园游玩时遭遇意外,受伤、染病、残疾,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。

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,水上乐园就像是一个被“安全无害”滤镜包裹的童话世界。

这里到处都是嬉戏打闹的孩童,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人觉得这里充满了欢乐和安全。

然而,现实却残酷地打破了人们的美好幻想。

看似平静祥和的水上乐园,实际上就像一座隐藏着无数暗礁的海洋,游客稍有不慎,就可能遭遇船毁桅折的悲剧。

根据「中国裁判文书网」的记录,截至2025年5月底,就有7桩因游客在水上乐园受伤而引发的官司。

2025年5月31日,河南息县的一对夫妇带着孩子来到水上乐园游玩。

孩子在体验水上滑梯时,突然从滑梯上摔落,门牙当场脱落,鲜血染红了孩子稚嫩的脸庞,父母的尖叫声在乐园里回荡。

2025年3月18日,安徽的李女士带着孙子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春季亲子研学活动,活动地点选在了芜湖的一个大型水上乐园。

当他们路过海盗船时,李女士和另外两人被海盗船冲出的水流拍倒在台阶上,李女士当场椎体粉碎性骨折,痛苦的呻吟声让周围的人感到无比揪心。

类似的悲剧在水上乐园里不断上演。

有成年人在体验网红摇摆桥时,不慎落水,导致十级伤残,从此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;

也有孩童在水上滑梯内与他人相撞,身体多处受伤,稚嫩的身体承受着本不该有的痛苦。

可以说,水上乐园的危险不会因为年龄的大小而有所区别,它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恶魔,随时准备吞噬每一个毫无防备的游客。

这种危险性的不断飙升,与商家对“刺激体验”的病态追求密不可分。

不知从何时起,“惊险刺激”成为了各家水上乐园的标配卖点。

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,水上乐园之间展开了一场疯狂的“竞赛”。

你建10米的滑梯,我就造100米的;你有1.5米深的造浪池,我就挖2米深的。

漂流船、跳楼机水滑梯、水上飞鱼、香蕉船等极限项目层出不穷,仿佛不把游客的心跳提到嗓子眼儿就不甘心。

然而,这些商家在追求刺激的同时,却全然不顾游客的年龄跨度和身体承受能力。

2019年7月20日,黄山市的黄山丰大国际浩瀚天下水上乐园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,特地推出了全长46米的充气水滑梯。

这本是一个看似新奇刺激的项目,却没想到成为了一场悲剧的开端。

滑梯顶端突然塌陷,无情地压住了5名正在滑道中的游客。

最终,一名8岁的女童永远地闭上了眼睛,她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,生命就戛然而止。

仅仅过了9天,吉林延边的裕泷水韵水上乐园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。

由于电路故障,海啸池陡然间爆发了一场巨浪,就像一头愤怒的野兽,卷起了池内的所有游客。

44人受伤,多人骨折住院,原本欢乐的水上乐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哀嚎的修罗场。

造浪池作为水上乐园中最受欢迎的设施之一,其危险性往往被人们严重低估。

2023年8月,常熟某水上乐园为了提高游客的刺激体验,大幅增加了造浪频率。

从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,造浪池内的浪潮十分汹涌,堪比真正的海浪。

1.5米的水深,对于小孩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就连成年人也被冲击得频频呛水,无法保持平衡。

若非救生员及时递来救援棍,后果简直不堪设想。

在水上乐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同时,这个行业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。

与普通游乐园不同的是,水上乐园的准入门槛极低。

有媒体曾采访业内人士,他们透露:“一座简易的移动水上乐园投资成本约为80 - 100元/平方米,一块2000平方米的场地仅需30万元即可开业。”

这种低门槛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,使得水上乐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。

它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属,就连小县城也纷纷上马,仿佛只要有一片水域,就能建起一个水上乐园。

由于水上乐园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,是典型的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。

因此,许多商家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,将“安全规范”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
2022年7月初,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的第一家水上游乐园开业了。

开业当天,整个镇子的大人、小孩都涌了进来,他们满心欢喜地希望借此消解酷暑,却不知道一场噩梦正悄然降临。

这家新开张的水上乐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
整个游乐场是临时搭建的,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,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楼;

场地内音响声音极大,一旦有人溺水,求救声很容易被淹没在嘈杂的音乐声中;

救生员并非专业人员,而是从镇上招来的镇民,他们只在开业前参加了两天的培训,连教练资格证都没有,根本无法承担起保障游客安全的重任。

开业一周后,悲剧终于发生了。

7月16日这天,游乐场内的气垫泳池突然发生坍塌,1000立方米左右的池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大量外涌,如山洪爆发一般。

许多游客被急流裹挟着冲走,尖叫声、哭喊声回荡在整个乐园。

最终,一名刚结束高考的男生不幸遇难。

他年纪尚轻,未满18岁,那一年高考,他考了630多分,被广东的一所211大学录取。

他本可以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,却因为这场意外,生命永远留在了那个夏天。

如果说“极限设施”是水上乐园中看得见的危险,那么“细菌感染”则是看不见的隐形杀手。

当我们打开某书,会发现大量避雷“水上乐园”的帖子。

发帖人皆是去了一趟水上乐园后,染上了一身病。

有人发出感慨:“玩一次水,回来就得了妇科病。”

“门票300元,看病3000元。”

这些话语背后,是无数游客痛苦的经历。

有人泌尿感染,忍受着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的折磨;

有人患上了阴道炎、尿路感染,私密处的瘙痒和疼痛让她们坐立不安;

有人得了炎症,身体的不适让他们无法正常生活;

还有人只是不小心喝了一口泳池水,结果喉咙感染,吞咽口水都成了一种痛苦;

更有小朋友发高烧、得脚气,稚嫩的身体承受着病痛的煎熬。

除此之外,妇科病、皮肤病、中耳炎、肠道传染疾病、眼部疾病等也都是水上乐园的隐患。

游客稍有不慎,就可能中招,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病菌的“细菌王国”。

水上乐园之所以如此肮脏,离不开两种污染物。

一种是看得见的垃圾,如枯树枝、落叶、饮料瓶等等,它们漂浮在水面上,影响着水上乐园的美观;

另一种则是隐形的污秽,譬如汗液、皮屑、化妆品、防晒霜、灰尘……当然,还有尿液。

在国外,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检测87个公共水池后发现,每个泳池的平均含尿量为75升,相当于136瓶550毫升的矿泉水。

国内的情况,恐怕也不容乐观。

这些看不见、摸不着的脏东西与水融为一体,时间一长,便会滋生大量的细菌与寄生虫。

它们就像隐藏在水中的敌人,时刻威胁着游客的健康。

两种污染物,前者可以让清洁员打捞干净,后者便只能通过换水、消毒解决。

但水上乐园的维护成本并不低,据业内人士透露,水上乐园全面更换一次泳池水并进行彻底消毒,成本高达数十万元,且需要每半个月至一个月更换一次。

面对如此高昂的维护成本,不少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决定偷工减料。

一些无良的商家选择一年更换一次泳池水,仅靠喷洒大量消毒剂和投放消毒球来维持表面的清澈。

至于那些危害游客身体健康的细菌、寄生虫,他们视而不见,仿佛只要游客看不到水中的脏东西,就不会有问题。

2019年7月,江苏省的相关部门抽查了904家公共场所的游泳池,结果有237家不合格,不合格率达26%;

同年,广东省也抽查了1339家水上场所,其中有127家水质不合格,不合格率达9.5%。

面对这样的数据,难怪有人感叹:水上乐园其实比公共厕所还要脏。

除了安全和卫生问题,水上乐园还存在着侵犯游客隐私的问题。

不知从何时起,一些水上乐园的商家将游客的隐私当成了吸引流量的工具。

每年夏天,各短视频平台就会涌现出一批低俗账号,这些账号的运营者正是水上乐园的工作人员。

他们通过不正常的镜头视角,拍摄水上乐园内女游客衣着清凉的身体或裙底特写,然后配上“颜值”“这样的身材你打几分”等擦边标签,吸引大量的眼球。

2020年,河南的李女士就因为去了一趟水上乐园,遭遇了一场噩梦。

第二天,她身穿黑色比基尼的照片就传遍了全网,评论区全是点评她身材的留言。

短短几天,照片越传越广,甚至传到了她父母、朋友的耳朵里。

舆论的压力压得李女士喘不过气来,她长时间不敢出门见人。

毕竟,这种行为等同于用镜头进行性骚扰,普通人根本无法坦然面对。

为此,有网友义愤填膺,发起投诉,商家却一脸无辜地回应:“游客总不能穿棉袄玩水上乐园吧。”这种回应,完全是对游客隐私的漠视和不尊重。

2025年6月,更有水上乐园商家将“身着清凉的女性”当成营销噱头,发起「女性穿比基尼即可免费入园」的活动。

显然,在这些商家眼里,顾客的安全也好、女性的隐私也罢,都是敛财的工具而已,一切只为了招揽更多顾客与尽快回本。

曾几何时,水上乐园是孩童的游乐场、游客的避暑地,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欢乐的回忆。

然而,当我们望着一桩桩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、一张张可怖的医院诊断书、还有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摄像头时,哪里还有游玩的心思,唯有提心吊胆。

我们担心设施是否会突然损坏,忧虑池水到底有多肮脏,警惕有没有人在暗处偷拍。

曾经的欢乐之地,如今却变成了让人充满担忧的地方,这究竟是游乐园,还是狼人杀?

可以预见的是,如果商家继续将游客的信任当成肆意挥霍的资本,不重视游客的安全和隐私,不加强水上乐园的管理和维护,那么水上乐园即将面临的,不会是夏日的狂欢,而是凛冽的寒冬。

只有商家真正意识到游客的重要性,将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放在首位,水上乐园才能重新找回曾经的欢乐与美好,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消暑胜地。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1857 回复 0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随时关注身边时事,认识有趣的人

免费下载孝感槐荫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